2023年开年第一季度,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在科研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势头。中心积极参与新一轮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组,获批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打造国家级医学研究高地、提升服务健康中国的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辅助生殖冷冻胚胎移植策略确立及其关键载体和管理系统研发应用”获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陈子江院士第三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胚胎发育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在陈子江院士的带领下,首季度发表二十余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代表性成果如下:

Ÿ 2023年2月,生殖衰老方向,秦莹莹课题组在Nature Medicine(IF:87.2)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Pathogenic Mutations in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的研究论文,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最后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绘制了POI致病变异全景图,发现了20个新的卵巢衰老相关基因,为揭示卵巢生理性衰老机制及病理性衰老干预提供了方向和靶点。
Ÿ 2023年1月,早期胚胎发育方向,吴克良和赵涵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IF:38.1)发表了题为“Human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is initiated from paternal genome”的研究,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最后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揭示了人类合子基因组激活起始于父源基因组,为理解人类亲本基因组在调控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异同点提供有力依据。
Ÿ 2023年3月,早期胚胎发育方向,吴克良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IF:38.1)发表了题为“Dynamics of histone acetylation during human early embryogenesis”的研究,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发现H3K27ac修饰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广泛的重编程,并与基因和转座子的表达有关,为理解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
Ÿ 2023年3月,生殖衰老方向,赵世斗课题组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9.5)上发表了题为“TP63 gain-of-function mutations cause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by inducing oocyte apoptosis”的研究,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独立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揭示了功能获得性基因突变导致卵巢衰老的新机制,为女性生育力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干预靶点。
Ÿ 2023年3月,精子发生方向,刘洪彬和黄涛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9.2)和eLife(IF: 9.4)上分别发表了题为“SPIDR is Required f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uring Mammalian Meiosis”和“The Slingshot phosphatase 2 is required for acrosome biogenesis during spermatogenesis in mice”的研究成果,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独立通讯作者单位,揭示了减数分裂同源重组调控和精子形态建成的新机制,为男性不育干预和优生遗传提供了靶点。
Ÿ 2023年1月,早期胚胎发育方向,吴克良课题组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IF:18.4)发表了题为“Remodeling of maternal mRNA through poly(A) tail orchestrates human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的研究成果,山东大学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揭示了通过poly(A)尾重塑母源mRNA调控人类卵子向胚胎转变的重要机制。
Ÿ 2023年2月,生殖代谢方向,赵涵和赵世刚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7.7)发表了题为“THADA inhibition in mice protects agains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improving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 and preserving β-cell mass”的研究成果,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独立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发现生殖代谢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重要易感基因THADA,通过调控胰岛β细胞功能和凋亡参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为生殖代谢性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和干预策略。
Ÿ 2023年2月,新冠队列研究方向,赵涵和吴克良课题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IF:10.4)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SARS-CoV-2 infection on human embryo early development: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最后通讯作者单位,通过探究新冠病毒感染对早期胚胎发育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受精前感染SARS-CoV-2对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没有明显负面影响,为解释新冠感染在胚胎早期发育是否存在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Ÿ 2023年3月,生殖衰老方向,赵世斗课题组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IF:10)上发表了题为“UBE2T resolves transcription-replication conflicts and protects common fragile sites in primordial germ cells”的研究,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独立通讯作者单位,研究揭示了范可尼贫血通路通过应对转录复制冲突和保护常见脆性位点以维持原始生殖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新机制,为生殖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开局迈出新篇章,势不可挡开门红!山东大学生殖医学团队将在陈子江院士带领下,拓路前行,统筹布局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及学术核心竞争力,力争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成果产出和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上持续攀高。
供稿:杨亚娟
校审:赵涵/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