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合子基因组是如何被激活的一直是遗传学家和发育学家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随着各种基于少量细胞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动态变化规律才得以慢慢呈现。然而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染色质调控的动态图谱到目前为止还是未知的。
2019年3月9日,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和广州医科大学三附院刘见桥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in Human Early Embryo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volution”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收集了82对不孕症夫妇受精后二细胞、四细胞、八细胞、桑椹胚和囊胚阶段的细胞,采用DNase I超敏感位点测序(DNase-Seq)技术,首次报道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质开放性逐步建立的过程。研究发现全基因组DNase I超敏感位点数量随着胚胎发育逐渐增加,染色质的可接近性也在逐渐增加。在人胚胎合子期基因组激活阶段(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打开的染色质中,富集了转录因子OCT4基因的结合位点,并进一步证实在人类ZGA过程中OCT4是必须的而小鼠中则是非必需。该研究对各个时期的动态调控图谱将为这些转座子功能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从发育和进化的角度来理解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基因和转座子的表达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172-7?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092867418301727%3Fshowall%3Dtrue